销售热线
最新公告: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白云区江高镇水沥工业区
电话:020-8888888
手机:13888888888(马经理)
传真:020-8888888
邮箱:1193159788@qq.com
行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内制白麻任免,外制黄麻授命,中晚唐独具特色的两制草诏格局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更新时间:2020-02-03 11:42:11 点击次数: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高法令的颁布一般是由中枢决策机构以皇帝诏书这种形式出现的,唐朝作为我国古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朝代之一,其草诏亦不例外。尤其是从最初的用黄麻写诏到后来直接用白麻写诏,不仅凸显出纸质的变化,而且深刻体现出中晚唐时期我国古代草诏格局的变化过程,进而影响唐朝政治,成为唐朝历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笔。


唐朝草诏主要依托翰林学士院,顺应时局,呈现内外两制趋势

“草诏”一词,最早的意思是“拟写诏书”的意思,在整个唐朝时期,官草诏诰的现象一直存在着,即使是在中书舍人掌管诏诰的时期,草诏现象也非常普遍,在流传下来的《翰林志》中明确的文字记载。


可以看出草诏现象的出现和翰林学士院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翰林学士院自唐朝开始设立,凡是能够进入到翰林学士的人,都是有着非凡艺能的人,这些才子,有志之士能够为皇帝分忧解难。

当皇帝面临治理难题之时,他们还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一同商量对策,和统治者共同解决朝中大事,因此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巩固自己统治的得力助手。随着翰林学士在处理朝中大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翰林学士院也就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

自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设立翰林学士以来,伴随着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统治者越来越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制度或者是得力的贤臣来辅佐自己,进一步稳定自己的统治,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以从公元738年开始,也就是翰林学士院设立没多久后,唐朝的王言起草就呈现出内外两制的趋势,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五代两宋时期。

至中晚唐时期,在初唐的基础之上,唐朝的两制草诏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与前期起草公文一类的不同,这个时候翰林学士负责起草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公文,还逐渐涉及到其他方面的起草诏书。这个时候,唐朝的两制草诏格局顺应变化的需求,渐渐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中晚唐时期的两制草诏两大新的变化点:纸质、草诏权限,形成以翰林学士为重心、内制白麻任免与外制黄麻授命为主的新格局

起初,在翰林学士院起草诏书之时,所采用的材质大多数是黄麻纸。在《翰林院故事》中曾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自今已后,尚书省颁下诸司、及州下县,宜并用黄纸。”

可见,在最初,翰林学士起草诏书之时所用的纸以黄麻为主。这和当时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唐朝由于统治者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外,人们还有许多不少多余的物质产品剩余,当时纸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黄麻可以说是最好的书写材料了,所以在如今发现的许多唐朝两制草诏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都是在黄麻上写的。同时,在《旧唐书》中也有文字记载,在早期,主要是以黄麻为书写材料:

“中书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出,犹得用黄麻,其白麻皆在此院。”

因为黄麻量多且不容易被水融化,所以成为了主要的书写材料。

然而,到了公元710年在唐隆政变以后,草诏所用的书写材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黄麻变为白麻,这个建议最初是由刘幽求提出来的,在史料《刘幽求传》中曾有记载:

“其夜凡制诰百余首,皆幽求作也,自为拜相白麻。”

所以,从唐隆政变以后,白麻已经成为了主要的书写材料。在《册府元龟·帝王部·英断》中载:

“比栖筠至,即日内制授御史大夫,时宰臣不知帝用栖筠,及白麻出日,内外震肃。”

在这个事例中,可以准确的看出,翰林院开始用白麻起草政书已经成为了事实。用白麻起草诏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发现白麻的质量比黄麻更好,在这背后,更包含了某种政治意蕴。白色在古代代表着纯洁,刚正不阿。


因而,用白麻作为书写材料,既是对诏书中受到表彰的大臣刚正不阿品行的一种褒奖,同时也是作为一种震慑朝臣,整肃政治风气的手段。在这里,白麻起草诏书已经被赋予了某种政治意味,所以它与黄麻的轻重之辨十分明显。

在当时,稍有地位的大臣或者是外来使者,统治者都会选择用白麻来书写诏令,用来表示自己对其的褒宠或者是给予其某种尊荣,在大臣中起到表率的作用。

一般来说,草诏的制命皆来自翰林内制或宰相,但是倘若诏书由其他人制命,则可归为外制。命相制书在唐朝所有的白麻出命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在《唐国史补》中有记载:

“阳城为谏议大夫,德宗欲用裴延龄为相,城曰:白麻若出,吾必裂之而死。”

这就属于内制,但是与此同时,“将”在中晚唐时期的白麻制命中也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将”一般都是指节度使,在许多史料中,可以发现,唐人的制诰中,也有许多与“将”相关的诏书。在唐肃宗,唐代宗时期,与节度使有关的政治事务并不是由翰林学士院草拟的诏书,但是到了唐德宗时期,除免节将等的权限都归翰林学士所有。


除了部分的官员除授的草诏权限归翰林内制以外,许多政事处理类文书的起草也逐渐为翰林学士掌握。在翰林学士设立之初,他们并不拥有这些权力,皆为中书舍人处理。但是到了唐德宗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翰林学士院已经具备了许多以前不拥有的权力。

也就是说,唐德宗时期,在官员除命和政事处理方面两制草诏权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唐德宗贞元时期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段。这种权限的变化,是翰林学士作为有才之士被朝廷引进以后,其才能发挥得到淋漓尽致发挥的由一重要表现。

自从元和年间翰林学士院的草诏权限范围发生了变化以后,两制草诏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现存的元和时代的唐人制敕中,以白居易、元稹中所保存的篇目最为重要。

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草诏中,可以发现,宰相、节度使的任免多数是内制的白麻除命为主,但是将相被授予阶、勋、爵等是多由外制的黄麻为主。并且这种格局在当时已经普遍受到了统治者的默认,逐渐成为主流的草诏格局,同时对后代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草诏格局与中晚唐时期政治挂钩,成为统治者释放政治信号,梳理政治关系的有效手段

在两制草诏格局形成的过程中,黄麻、白麻用在纸上已经在无形中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政治意味,与官员除授官职的高下构成了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以黄麻,白麻作为草诏材料被灵活的应用于行政处分上,作为统治者释放政治信号,梳理政治关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而中晚唐时期的两制草诏格局,在本质上可以说就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稳定国家政权,防止动乱所采用的一种隐形的政治手段。草诏格局的形成,可以让统治者以一种隐形的方式告诉朝中大臣,应该如何像有贤之臣学习,如何为皇帝分忧解难,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臣,而不是整天沉浸于朝中大臣中的勾心斗角,拉帮结派中。

同时,这种两制格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臣起到警戒的作用。含蓄的告诉大臣,自己应当注意到哪些问题,对朝中事务是否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有利于大臣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作风。也减少了帝王和某些大臣之间的正面冲突,可以缓和君臣之间的关系。

以致到了后期,这种政治制度直接被后来的宋王朝和元政权直接继承,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更加适合了时代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晚唐时期形成的两制草诏格局,是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化的产物,也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促进唐王朝更好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措施。不仅在唐朝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同时也对后代,甚至是在我国古代史上,都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返回列表】

上一篇:火神山医院的100套钢制门窗正在都江堰封闭生产

下一篇:《歌手2020》奇袭制引关注,创作型歌手毛不易怕难走到最后

网站首页 企业简介 新闻中心 产品展示 技术资料 销售网络 招商加盟 留言反馈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白云区江高镇水沥工业区电话:020-8888888传真:020-8888888邮箱:119315978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沈氏制管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唯尔官网备案号:粤ICP备11017340号-1